本篇文章1252字,閱讀大概需要2分鐘
你是不是常常刷到友人圈里那些潤物悄無聲的廣告,心田嘀咕"他們到底在哪發的啊?"別慌!今天咱們就掰開揉碎了聊聊重慶暖鍋新聞推廣發稿那些事兒,保證你看完立馬從小白變行家。
坑1:以為發得越多越好
上周我表弟公司剛踩雷,花2萬塊找了50家小網站發稿,終局百度收錄不到10篇。厥后才發現,那些網站權重比我家貓的體重還輕。記著啊,選平臺得看這三個硬指標:
坑2:把軟文當硬廣寫
見過最離譜的文案開頭是:"XX公司成立于2010年,注冊資金500萬..."這哪是軟文,分明是工商注冊新聞公示!學學人家爆款怎么寫:"閨蜜近來總請假,原來偷偷用這一個方法給娃賺奶粉錢..."(網頁4案例)
坑三:不看數據瞎投錢
給你們來看一個真實對比案例:
名目 | 傳統硬廣 | 優質新聞標題 |
---|---|---|
點擊成本 | 8元/次 | 0.3元/次 |
停頓時長 | 3秒 | 1分28秒 |
轉化率 | 0.2% | 4.7% |
數據來自網頁6的行業報告,看懂這一個就知道為啥當初公司都搶著投軟文了。 |
1. 華龍網——官方背書王
重慶政體親兒子,發這里的軟文自帶VIP光環。前次有個做暖鍋底料的顧客,發完稿件第二天就接到超市采購電話,比販賣員跑斷腿都管用。
2. 上游新聞——流量收割機
移動端網民占比87%,適合想抓年輕群體的品牌。他們有個"本地探店"欄目特殊火,餐飲老板們擠破頭想上,據說排隊都排到三個月后了。
3. 前言星——性價比之王
這一個平臺有點意思,能把你的軟文像撒芝麻似的鋪到200+中小網站。特殊適合估算有限的小微公司,我見過最牛的操作是花3000塊搞出10萬+曝光量。
4. 重慶晨報網——中老年必爭地
別看不起紙媒轉型的網站!前次有個賣保健品的顧客,在這發了篇養生科普,咨詢電話差點被打爆。記著要早上8點前發稿,這是他們的流量黃金時段。
5. 新浪重慶——熱搜制造廠
想搞大新聞的首選地。有個做民宿的老板,在這里發了篇《絕壁邊的星空屋》,直接沖上同城熱搜第三名,淡季房間都被訂滿了。
Q:怎么知道平臺是不是騙子?
A:教你三招驗真身:
Q:5000塊估算怎么分配最劃算?
A:按這一個黃金比重來:
Q:怎么讓軟文活得更久?
A:記著這三個保鮮秘笈:
干了八年前言的老司機說一句掏心窩的話:別光看報價單上的數字!真正的好平臺可能讓你花1塊錢賺回10塊錢,爛平臺只會讓你燒錢買教訓。下次再選新聞平臺,先問自己三個癥結——這平臺的目的群體是不是我的菜?內容能不能自然植入商品?后續有沒有數據跟蹤服侍?想清晰這些,你在重慶前言圈就算入門了。